?
1、煮雞蛋:有個黃金8分鐘
煮雞蛋看似簡單,卻很有學問。若煮法不當,不但口感不好,還會破壞雞蛋中的營養(yǎng)成分。因此,煮雞蛋一定要恰到好處,最好煮得嫩一些,兼顧口感和營養(yǎng)。
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,大火先煮開,然后保持沸騰狀態(tài)再煮3~5分鐘,把火關掉,用余熱把雞蛋再燜一會兒,一般需要8分鐘左右。這樣煮出來的雞蛋狀態(tài)最健康,蛋清柔嫩,蛋黃剛剛凝固,吃起來鮮嫩不噎人。
2、煮玉米:帶兩層皮
煮玉米很簡單,然而味道卻千差萬別,奧秘可能就在于玉米皮。
煮玉米時,去掉外皮,留兩層挨著玉米的皮,將長長的玉米須剪去一部分。玉米清洗干凈,將留下的兩層玉米皮再合攏,鍋里加入足量水,放入玉米煮。中途可將玉米翻一面,煮熟即可。
3、煮面條:冒氣泡就下面
大多人習慣先把水燒開了,咕嘟咕嘟的了,再放掛面。其實,煮面條最好的時間是在水被燒開前的幾分鐘,當看到鍋底有小氣泡飄上來的時候,就可以把面下鍋了。這樣煮出來的面勁道、不粘。
4、煮餃子:澆三次涼水
煮餃子時,首先注意多加一點水,如果鍋里餃子過于擁擠,就很容易煮破露餡。水開后放入餃子,用勺子按照固定方向輕柔地攪動。開鍋后,稍加一點水,重復3次,餃子基本也就熟啦!加涼水,就是為了將餃子皮和餃子餡都煮熟。純素餡的水餃一般加1~2次涼水就可以。
5、煮豆?jié){:沸騰后等幾分鐘
未煮熟的豆?jié){含有一些抗營養(yǎng)因子,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,產生脹氣、腹瀉、惡心等不適癥狀。因此,豆?jié){一定要在真正煮沸后才能飲用。
當豆?jié){煮到85℃~90℃時,會產生一些表層的浮沫,這是“假沸”現象。自制豆?jié){時,應在溫度達到100℃后,繼續(xù)加熱幾分鐘,才能放心食用。
此外,一般煮熟的豆?jié){會比較香,未煮熟的豆?jié){會有生黃豆味,也可依靠味道來辨別豆?jié){是否徹底煮熟。
6、煮牛奶:別煮到沸騰
通常,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并不高,70℃時用3分鐘,60℃時用6分鐘即可。如果煮沸,溫度達到100℃,牛奶中的乳糖會出現焦化現象,而焦糖甚至會誘發(fā)癌癥。其次,煮沸后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淀現象,就是我們看到的一小塊一小塊浮起來,像豆腐花一樣,反而降低了牛奶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
7、煮肉丸子:浮起來后等5分鐘
很多人點火鍋喜歡點各類的丸子,丸子扔鍋里煮沸浮起來,就熟了嗎?
將肉丸放到了滾開的湯鍋中,兩分鐘后肉丸浮了起來,此時將丸子撈出來,用一種特殊的溫度計探測溫度,結果顯示肉丸中心溫度為45.4℃;重新將肉丸放入滾鍋中加熱,5分鐘時撈出再測,中心溫度達到了72.3℃。
專家表示,高于70℃的溫度才能將絕大部分致病菌殺滅,此時的肉丸吃起來才不會有問題。